快訊

把握好天氣!周三起2天全台有雨 氣溫一路下滑最低20度

西門町熊一燒肉大火!當下顧客正用餐 排煙管整根燃燒救出6人

特斯拉排除「登陸」障礙 美股盤前飆漲10%

24萬偏鄉童營養午餐再加碼12元 政院砸6億石斑魚入菜

教育部今天在行政院報告「偏鄉學校中央廚房推動情形」。圖/教育部提供
教育部今天在行政院報告「偏鄉學校中央廚房推動情形」。圖/教育部提供

全台偏鄉學校有1312所,學生人數約有24萬人,長期面臨地處偏遠、師生人數少,導致成本被運送、廚工費用「吃掉」。教育部推動「偏鄉學校中央廚房」,除了原先補助經費,行政院長蘇貞昌同意再加碼12元,規畫每餐可到62元;另外,年底前政院將加碼6億,每月會有一餐石斑魚餐。

針對中國大陸日前禁止台灣石斑魚輸入,這次教育部規畫年底前讓石斑魚納入營養午餐,額外編列6億經費。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,全國國中小9月到12月,將支出6億元預算讓石斑魚入菜,不會影響原有營養午餐預算,經費由行政院額外支應。

對媒體追問預算來源,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補充,經費是由主計長籌措,「預算已經有所安排,若要對外說明再說明。」

至於是否以後只要被中國禁農產品,就要讓國軍、學生來吃?潘文忠說,農產品很優質,受到政治不當干預,不會因為「去化哪些農產品」採取來做,只是石斑魚對許多孩子來說,不見得有機會吃到。

教育部今天在行政院報告「偏鄉學校中央廚房推動情形」,為讓偏鄉學童享有與都會區學童同等的飲食照顧,去年4月1日行政院宣布由教育部與農委會合作,推動「偏鄉學校中央廚房計畫」。

該計畫是補助偏鄉學校食材費,及學校興建中央廚房以大帶小、規畫食材聯合採購、統籌人力及運送事宜,投入超過63.1億元。

教育部國教署長彭富源說明,今年5月1日起學校午餐採用三章一Q國產可溯源食材,補助由每人每餐6元提高為10元,偏遠地區學校每餐更加碼至14元;1至5月偏鄉學校覆蓋率已由109年度平均56.45%大幅提升到92.75%。

另外,藉由中央廚房及食材聯合採購方式納入1312餘校,以「共享經濟」概念整合學校午餐供應,擴大經濟規模,穩定食材供應,同時補助廚勤人員薪資及生食、熟食運輸費,穩定偏鄉學校廚務人力並降低學生餐費用於固定成本上的支出。

彭富源表示,今年9月開學後到年底會有88天營養午餐,教育部找基層教師、營養師、團膳公司、學生設計,開發出88天菜色,一餐約62元,包含在地、當季食材,還有異國料理。今年底將支出2.43億元,2023年以後每年補助增加到5.53億元。

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,偏鄉學校營養午餐長期受關注,由於地處偏遠、人數少,成本相對高,團膳業者也幾乎不會想去偏鄉學校做生意,認為是不划算的投資。這次不僅預算增加,也支持人力、運輸,不讓廚工與交通成本吃到營養午餐經費。

潘文忠也說,過去偏鄉學校最大的痛,是都市地區容易取得的食材,偏鄉很難。這次透過整體和食材商,採用聯合採購方式,也克服長期好食材送不到偏鄉的問題。由於未來每年每餐餐點要達到62元,因此蘇揆已同意再加碼每位偏鄉學童餐費12元,希望維持良好品質。

偏鄉學校 教育部 行政院

延伸閱讀

研議再開放這5類境外非學位生 教長:已向指揮中心申請

夢的N次方台南場實體登場 潘文忠:延續教育熱情

潘文忠:私校退場核心是學生 很痛但一定要面對

大學分科測驗擬開放確診輕症、無症狀考生應試 每縣市將設獨立考場

相關新聞

馬鈴薯變成土豆 基進黨議員揭國小教科書:這一詞也是中國用語

康軒教科書把馬鈴薯稱為「土豆」,由於是中國大陸用語,因此在網路上掀起熱議。對此,台灣基進黨台南市議員李宗霖表示,有爭議的用語不僅土豆,國小三年級的教科書也把「青椒」寫成中國用詞「菜椒」。

憂公幼混齡教學 有家長轉私幼

台灣面臨少子化,不少公幼靠混齡上課突破12人成班門檻,台中有9成、彰化7成公幼都是混齡班。公幼教師說,混齡教學不易,有些...

台灣文學作品展 5月進駐紐約皇后區圖書館

5月是美國亞太裔傳統月,駐紐約台北文化中心與皇后區公共圖書館將合辦「台灣書櫃」,精選13部台灣好書的中文及英譯版,在3座...

陽光行動╱鴻海星光計畫 為高關懷生指引不同的人生道路

黑暗中的點點星光,也能指引出一條走向未來的道路。鴻海教育基金會從2022年推動「星光計畫」,截至去年底,與全台22個據點...

體制內資源不足 花蓮暖心師募款為高關懷學生動物輔助治療

國內高關懷雖然有專案輔導計畫,即預防中輟高關懷課程計畫,但是在教育現場仍不夠。教師反映,由於課程補助時薪低於坊間實際收價...

慈濟新芽班愛的灌溉 高關懷生也能開出生命的花

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開辦的「新芽課輔班」,目前全台自辦23班、公益合作7班。其中,成立13年的北投新芽班,前後約莫70名退...

商品推薦

udn討論區

0 則留言
規範
  •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,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,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。
  •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,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,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、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。不同意上述規範者,請勿張貼文章。
  • 對於無意義、與本文無關、明知不實、謾罵之標籤,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、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。不同意上述規範者,請勿下標籤。
  • 凡「暱稱」涉及謾罵、髒話穢言、侵害他人權利,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、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。不同意上述規範者,請勿張貼文章。